林摅

宋朝敕令检讨官
[shū],字彦振,福州长乐人。其父林邵,官至显谟阁直学士。林摅以父荫入仕,累官至敕令检讨官。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迎合徽宗继承父兄改革之意入相,表面上专事变法,并派出一批官员巡察各路。林摅时为屯田员外郎,被派视察河北。陛辞时林摅建言:大府宜择帅、边州宜择守、骄兵宜更戍等,深得徽宗意,即赐进士及第,[zhuó]起居舍人。又特命翰林学士。

其他

奉命使辽。此时正逢朝廷出兵收复被西夏侵占的湟、[shàn]、廓等州,西夏兵屡败,托辽国代为缓颊。为了不使朝廷的主和派有[gòu]和借口,林摅使辽时直言西夏屡起边衅之罪,而辽国不加抑制反为之请命,有失辽宋邦交原义。而当辽国请宋把收复的失地再割让西夏时,林摅严辞拒绝了。辽国大怒,断绝了供给宋使团的水、粮,但终不得不送宋使团回朝。这事到了主和派那里,变成林摅奉蔡京命而“怒邻生事”,被贬出知颍州。而此时正是蔡京独相,一手握天之时。
召为开封府尹,时议变钱法,有巨贾、官员里外勾结趁法令未发布时谋利,林摅鞠之,严厉惩治了那几名违法乱纪的官员。
“楚王好细腰,宫女半饿死”,当时的徽宗好道术,臣下则纷纷效仿,于是就有道士巧饰自己,到京城招摇撞骗,众多的官员对其亦步亦趋,而当出事时,皇帝总是对的,臣下则避之唯恐不及。崇宁五年(1106年),京中出了妖道张怀素谋反案,身为开封府尹的林摅主办这件案子,搜检审讯之下,发现满朝文武几无不与张怀素来往,倘认真追究,则牵连太广,林摅遂请除主犯外,其余与张怀素来往的一般信件都焚毁,以安人心。当时大家都称其“长者”,但后来却被正统派指蔡京与张怀素来往最密,林摅所为实替蔡留了退路。实情如何?则只有个中人知道,不过,林摅在案结的翌年即以试吏部尚书晋同知枢密院,第三年进中书侍郎(右副宰相)则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