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浪县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抖音百科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古浪县红军西路军烈士陵园,位于古浪县城西南角,占地面积50000多平方米,时为1936年红军西路军九军古浪战役战场遗址。经过七十多年的沧桑巨变,这里已建设成为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红色旅游景区。 历史事件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后,红四方面军五军、九军、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部队共21800多名将士,于是年10月24日起西渡黄河后组成西路军。11月9日,西路军分左右两翼向古浪挺进。作为右翼的三十军、五军同总部由景泰一条山等地经我县新堡子、马家磨河、在大靖宿营一晚,于12日晚攻占土门后驻扎7天,一面休整部队、补充给养,一面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与凉州马步青谈判,借道西进,过武威向永昌开拔。作为左翼的九军由军长孙玉清和政委陈海松率7000多人,从景泰镇虏堡出发,经我县南部山区的甘沟、乱泉子,突破马元海防线,11日至12日,在干柴洼(今干城乡)与国民党马元海、马彪旅激战两天,突出重围,13日横梁山狙击战后,14日拂晓进驻古浪县城,二十五师布防城西南方面,二十七师布防城东北方面,县城内由直属部队构筑工事。驻古浪县城红军与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部浴血奋战四昼夜,歼敌2000多名,然自身亦损失惨重,伤亡2000余人,于18日在30军268团的接应下撤离县城。古浪三战,九军伤亡2400多名,军参谋长陈佰稚、二十五师师长王海清、二十七师政委易汉文等军、师、团级干部二十多名壮烈牺牲。 重要意义
古浪诸战尤其是古浪县城攻守战,是红军西渡黄河后规模最大的战役,红军牺牲在古浪的将士人数之多,足以证明其战斗之激烈,战况之惨烈。古浪战役的失利,使九军战斗力减半,西路军三折其一,成为西路军兵殇河西悲壮征程的转折点。红军西路军西征虽然失败了,但是他们以实际行动(在甘肃河西开仓放粮、救济百姓)宣传了党和红军的抗日主张,播撒了革命的火种,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用血肉之躯坚决执行中央和中革军委的战略部署,策应了河东红军和东北军、西北军的战略行动,配合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推动中国革命的发展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西路军以对党和革命的赤胆忠心,百折不挠矢志不移的革命气节,不怕艰险的顽强毅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为惨烈的悲壮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