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阳,战国时期楚国大将。[1]
齐、魏、韩三国攻燕,燕使太子求救于楚,楚王命景阳为将救燕。[1]景阳凭着自己多年征战的经验和策略,先是在安营扎寨的选址上用事实令自己的部下信服,接着又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将魏国的雍丘攻下。这么一来便打乱了齐、韩、魏三国的联盟,使之停止进攻燕国,达到了楚国出兵的目的。之后面对楚军被东西夹攻的境地,景阳采取“无声胜有声”之法,制造假象,迷惑敌军。最终楚国军队得以顺利返国,景阳既完成了救燕国的任务,也保证了自身的安全。[2]景阳这种战略,被载于《战国策》。[1]此外,在秦国和赵国的邯郸之战中,景阳和春申君黄歇一起领军救赵,最终邯郸之围得解。[3] 景阳喜欢喝酒,酒后有时会失态,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声威。[4]
人物经历
前312年,齐国、魏国、赵国联合攻打燕国,楚国派景阳救援。景阳避开锋芒,声东击西,不救燕而先攻打魏国的腹地雍丘(今河南杞县)。三国于是收回了攻燕之兵。魏 、齐怀恨在心,联合起来堵截楚军退路,他又用计使齐与魏互相猜疑,齐魏联盟解体,齐引兵离去,魏军因失援而连夜逃遁。景阳完成了营救任务,率领军队回到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