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儒学宫

海阳县儒学宫
海阳县儒学宫,又称红学、学宫,是一座古建筑群,位于中国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昌黎路和文星路交界处。该建筑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年),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1989年6月,海阳县儒学宫被列为第三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群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产,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儒家思想的重要场所。

历史沿革

海阳县儒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景炎三年(1278 ),后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虽历经沧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风貌特点,以后历代屡有增建,始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海阳县儒学宫
县儒学宫“旧在府治西偏附郡学右”。至宋绍兴年间(1100年)县令陈坦迁到锦坊(即今址)。此后历代屡有增修,使海阳县学宫成为一座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学宫现有面积仅存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为[líng]星门、伴池、两庑厢房、大成门及大成殿。大成殿是海阳县学宫主要的建筑,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俗,重檐歇山顶,西阔五间,进深四间,金箱斗底槽柱网布置。潮州市博物馆现设在县儒学宫内,游览学宫除欣赏别具一格的建筑物外,学宫内陈列藏宝甚多,文物种类齐全,包括有玉石器、陶瓷器、铜铁锡器、潮州木雕、织绣品、古字画、地方文献(线装册)、民俗文物、革命文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