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博物馆

1958年创建的历史博物馆
青浦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原址在青浦城隍庙内。藏品近万件。新馆坐落在青浦区[sōng]泽广场,建筑面积约8800平方米,其外形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整座大楼因五个椭圆而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间部分为大堂,以8米高的大型石材浅浮雕《青龙赋》为主题背景,庄重而典雅,是为观众提供服务和休息的公共场地。

发展历史

2004年12月8日,在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命名十八周年之际,青浦区博物馆新馆于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青浦区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新馆的落成开放标志着青浦文博事业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青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已有46年的历史了。解放初期,青浦县的文物及博物事业由青浦县文化馆管理。1958年10月1日,青浦县博物馆正式成立开馆。从此。青浦县有了专门的文物、博物机构。1959年初,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展出了青浦县的革命历史文物,作为博物馆的历史之部。1960年,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指导下,开辟了自然之部,展出了青浦县自然、地理、物产的各种模型和标本。1960年,青浦县博物馆被评为上海市文教战线先进集体。
青浦博物馆
博物馆成立以后,同时担当起了全县文物古迹的调查、保护、陈列展示的重任。先后多次对全县的文物古迹进行了普查。1959年至1961年,青浦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32个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至1961年,青浦县会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对崧泽古文化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对研究、探寻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上海地区史前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至2004年,先后有54处文物古迹被评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福泉山遗址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它8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为区 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