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湛铨

陈湛铨
陈湛[quán](1916-1986),字青萍,又字贞固,晚号霸儒,原号霸斋,是广东省江门市郊区外海镇松园里人,香港著名国学家。[1]他是联合书院中文系的首任系主任,并曾就读于台湾中山大学。后期陈湛铨随珠海大学(今珠海学院)迁至香港。他热心推广国学,在香港大专讲学,并出任学海书楼特约讲师。每逢星期日在香港大会堂主持讲座,宣扬国学,造福后学。陈湛铨的主要著作包括《周易乾坤文言讲疏》《周易系辞传讲疏》《诗品补注》和《庄周述要》等。[2][3]陈湛铨培养了一批学生,其中包括潘兆贤、何文汇、邓昭祺、李鸿烈、洪肇平、单周尧陈希亮黄兆显、罗妙馨、曾广才李汝大何沛雄、常宗豪、张文[càn]、何乃文等。

人物经历

陈湛铨生于民国五年(丙辰),父亲陈旭良,赤名陈佐臣,居于香港经营商业,虽有盈利,但他为人乐善好施,积累不多。湛铨在乡故居名“修竹园”,曾自号“修竹园主人”。
陈湛铨少年时即聪慧非凡。在乡间受业于宿儒陈景度。景度自办学塾,专教古典文学、诗歌、书法。湛铨除专攻之外,兼随南山(外海镇的邻乡)伍雪坡学习武艺,注重内功。行年十五,不幸遭逢父丧,未几即家道中落,生活维难。
外海镇陈氏,在清朝是名乡大族,科名鼎盛;绝大多数是书香门第,历来关心子女读书。陈湛铨丧父后,虽然家境不好,但仍勉强就学,考入广州禺山中学读高中。他前者并未读过小学和初中,除文科有较好的基础之外,其他各主要课程都靠自己从头学起。他是一个典型的苦学生,寄食在广州寓居的七叔家中,仅得温饱。由于湛铨勤学用功,领悟力强,在学校考试每得成绩第一,争取到免收学费的奖励,故能完成高中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