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粒病毒科是一种病毒科类,其病毒粒内含有砂粒状类核糖体颗粒。沙状病毒科是砂粒病毒科的一种,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的人畜共同传染病的病毒科类。其宿主为啮齿类动物,尤其是老鼠,和人之关系自古已来,均交往过于密切,造成本科病毒在人类和老鼠宿主之间的传播与交替,因此本科病毒对人致害性非常的强。其造成的病征是以出血、发热为主,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均列位于P4级的疾病。沙粒病毒科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可分为新大陆沙粒病毒和旧大陆沙粒病毒两大类。根据国际分类委员会第10次会议,现将沙粒病毒科共有大约30种病毒,按宿主动物的不同分为3个属:爬行动物沙粒病毒属、哈特曼病毒属和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沙状病毒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但不具互相中和的能力。所有的沙状病毒的形态皆相同,为直径50 nm至300 nm圆形或多形性病毒,它有对脂溶剂敏感的封套,封套上有10 nm长的棍棒状突起。其核心含有几片单股RNA,其中两个具病毒特异性,核心也有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及蛋白质。目前,还有20多种沙状病毒尚无证据能否引起人类疾病。 简介
Arenaviridae
同名:嵌沙样病毒、沙粒病毒、沙样病毒、沙病毒。
在病毒粒内含砂粒状类核糖体颗粒的1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