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体

明末清初吴伟业的七言歌行体
“梅村体”指明清之际著名诗人吴伟业(号梅村)的七言歌行体叙事诗。以明清易代之际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具“诗史”风格。艺术上,在学习白居易长篇歌行的基础上,自成特点:结构跌宕,多用典,讲声律,辞藻缤纷,色彩鲜艳。[1]
圆圆曲》是“梅村体”代表作,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2]

作者简介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官至少詹事,明亡里居,1653年(清顺治十年)被迫出仕,任秘书院侍讲,迁国于监祭酒,三年后丁嗣母忧南还,居家而殁。在明朝他以会元、榜眼、宫詹学士、复社领袖,主持湖广乡试,辅贰南雍,“为海内贤士大夫领袖”,名垂一时,但生不逢时,命途多[chuǎn],仕明而明亡,不愿仕清而违心仕清,成了“两截人”,丧失士大夫的立身之本,遭世讥贬,深感愧疚,诗歌成了他的寄托,感慨兴亡和悲叹失节是其吟咏的主要内容。陈文述说:“千古哀怨托骚人,一代兴亡入诗史”(《读吴梅村诗集,因题长句》,《颐道堂诗集》卷一),就是这种情况的概括。

主题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