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休

高丽王朝大臣
李承休(1224年—1300年),字休休,号动安居士,京山府嘉利县(今韩国庆尚北道星州郡)人,高丽王朝后期大臣、文学家,[1][2]官至监察御史,育有三子,儿子李林宗官至谳部散郎、李昙煜出家为僧、李衍宗官至监察大夫。[3][4][5][6]
李承休8岁时(1231年)见证蒙古第一次入侵高丽,1232年随父迁至江华岛居住,11岁起师从名儒申谞学习《左传》与《周易》,接受儒家思想教育。1241-1252年他专心学业准备科举,于1252年4月在崔滋主持的科举考试中及第。1253年蒙古第五次入侵高丽,他入仕无门,在三陟老家躬耕奉母,其间家产被劫,座主崔滋和从祖母元氏离世。1263年在兵部侍郎李深规劝下入仕,1264年7月经举荐补任庆兴都护府地方官,因觉职事闲简,递求官诗期望任文翰官。1264年12月和1265年12月两次辞呈后返回江华岛求官。1273年作为书状官随高丽贺进使赴元朝,此次使行使其对元朝认识转变,表文获世祖夸奖,与元朝文人侯友贤结交且受特殊待遇。归来后受元宗嘉奖,任杂职署令兼都兵马录事,在《宾王录》中赞美元朝。1274年忠烈王即位,他先后任合门祗候、监察御史等职,任按察使时惩办贪官遭降职。1280年与他人上疏批评忠烈王失政等问题而被罢职,回到三陟老家,1287年完成《帝王韵纪》。其诗文集为《动安居士集》,《宾王录》意义重大。[1][2][3][5][6]

人物生平

成长与早期经历(1224年—1252年)

1224年,李承休出生。1231年,8岁的李承休见证了蒙古第一次入侵高丽,年底蒙古兵临开京城下。1232年,高丽迁都江华岛,李承休随父亲前往江华岛居住,11岁起由名儒申谞传授《左传》与《周易》,接受儒家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