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轨-抖音百科
尹轨,字公度,山西太原人,生卒年月不详,有说法认为他是西周、西汉或东汉时期的人。据传,他是尹喜的弟子或亲生子。尹轨博学五经,尤其擅长天文星气学和河图洛书谶纬之术。晚年,他开始学习道教。据说他常常腰佩漆竹筒十数枚,中装有药,声称可以避开兵疫。他常居住在林麓,服食黄精,据说活了百余岁。他认为天下盛衰有验,曾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后被尊称为“紫虚阳光道德箓[lù]真师”。东晋葛洪在其著作中记载,尹轨活了数百岁。 人物简介
尹轨,“博学五经,尤明天文星气河洛谶纬,晚乃学道。”常腰佩漆竹筒十数枚,中皆有药,言可避兵疫。常起居林麓间,服黄精。百余岁。言天下盛衰有验。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后称“紫虚阳光道德箓真师”。有关史料记载,尹轨博学五经,晚乃学道,尤精于天文星相学,以及河图洛书谶纬之术。他常年腰间佩带漆筒十数枚,内装丹药施舍乡民。常常起居林麓,服食黄精,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长寿星,东晋葛洪记“年数百岁”。 尹轨在陕西终南山楼观台入道,据说这里是尹喜故宅,是楼观派道家学派的发祥地。楼观派是尹喜结草为楼,观星望气而得名“楼观”。该道派宗奉老子、尊尹喜为祖师。晋惠帝永兴(304—306年)中,尹轨在此传道。而余年后始显于世。隋唐时期达于鼎盛,安史之乱后,楼观派渐趋微。元代合并于全真道。楼观派修持融内炼与符法方术为特征,二者兼修兼用。他们崇奉的经典主要有《道德经》、《西升经》、《妙真经》等。在历史上曾经是道教与佛教辩争的主要力量。 上清派茅山宗创始人陶弘景纂[zuǎn]集《真诰》记:尹轨“入太和山,去领杜阳宫太和真人”。葛洪《神仙传》云尹轨“后到太和山中仙去也”。《汉武帝外传》有“尹轨传”说他“于晋元熙元年(419)入南阳太和山中”。从道派上看,尹轨在武当山有“太和真人”的称号,且有“仙去”的记载。与武当山上清派有关系。他又是楼观派一代的宗师。在道教史上具有较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