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又新

唐朝连中三元进士
张又新(约公元813年前后在世),字孔昭,是唐朝的一位政治人物。他出生于深州陆泽县(今河北省深州市西旧州村),是张荐的儿子。[1]虽然他的生卒年份不详,但大约在唐宪宗元和时期活动。张又新初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就获得了第一名,后来成为京兆解头。在元和九年(公元814年),他以状元的成绩考中进士,当时被称为张三头。[2]他在三次大考中都获得了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这被称为“连中三元”。历史上只有17人能够连续获得这三个头衔。他曾在左右补阙和广陵从事。张又新曾谄事宰相李逢吉,被列为“八关十六子”之一。[3]逢吉担任山南节度使时,任命张又新为司马。然而,逢吉失败后,张又新被贬为江州刺史。之后,他附属于李训,被任命为刑部郎中李训去世后,张又新再次被贬为申州刺史,最终担任左司郎。张又新一开始志在娶美丽的妻子,后来娶了杨虔州的女子,虽然她没有才华,但两人的婚姻并不幸福。后来,他与淮南李绅宴会上结识了一位歌姬,并与她共度晚年。张又新热爱喝茶,著有《煎茶水记》一卷,这是继陆羽的《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他还擅长写诗文,他的事迹被载于《唐才子传》中。[4][5]

个人作品

名称
内容
卷479_23「郡斋三月下旬作(以下三首一作崔护诗)」
春事日已歇,池塘旷幽寻。残红披独坠,初绿间浅深。
偃仰倦芳褥,顾步爱新阴。谋春未及竟,夏初[]见侵。
卷479_24「五月水边柳」
结根挺涯[],垂影覆清浅。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怅别几多情,含春任攀[qiān]
卷479_25「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一作李群玉诗)」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jiōng]。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栖树回葱[qiàn],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卷479_26「赠广陵妓」
云雨分飞二十年,当时求梦不曾眠。
今来头白重相见,还上襄王玳瑁筵。
卷479_27「牡丹」
牡丹一朵值千金,将谓从来色最深。
今日满栏开似雪,一生辜负看花心。
卷479_28「游白鹤山」
白鹤山边秋复春,张文宅畔少风尘。
欲驱五马寻真隐,谁是当初□竹人。
卷479_29「行田诗(一作白石岩)」
白石岩前湖水春,湖边旧境有清尘。
欲追谢守行田意,今古同忧是长人。
卷479_30「罗浮山」
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
不知末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卷479_31「青障山(一作慈湖山)」
一派远光澄碧月,万株耸翠猎金飙。
陶仙谩学长生术,暑往寒来更寂寥。
卷479_32「中界山」
瑟瑟峰头玉水流,晋时遗迹更堪愁。
愁人到此劳长望,何处烟波是祖州。
卷479_33「帆游山」
涨海尝从此地流,千帆飞过碧山头。
君看深谷为陵后,翻覆人间未肯休。
卷479_34「谢池」
郡郭东南积谷山,谢公曾是此[]攀。
今来惟有灵池月,犹是婵娟一水间。
卷479_35「华盖山」
[xiù]坡陀凝绿草,千重虚翠透红霞。
愁来始上消归思,见尽江城数百家。
卷479_36「吹台山」
吹台山上彩烟凝,日落云收叠翠屏。
应谓焦桐堪采[zhuó],不知谁是柳吴兴。
卷479_37「青[ào]山」
灵海泓澄匝翠峰,昔贤心赏已成空。
今朝亭馆无遗制,积水沧浪一望中。
卷479_38「孤屿」
碧水逶迤浮翠巘,绿萝蒙密媚晴江。
不知谁与名孤屿,其实中川是一双。
卷479_39「春草池」
谢公梦草一差微,[zhé]宦当时道不机。
且谓飞霞游赏地,池塘烟柳亦依依。

作品摘选

煎茶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