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色迷孔菌-快懂百科
肉色迷孔菌,属迷孔菌属,也被称为迪金斯栓菌、扁疣菌、肉色栓菌。是木栖腐生的中小型菇类。Ryvarden(1984)记载Daedalea incana (Lev.) Ryv. 广泛分布于亚洲。在日本和中国标本室里常以D. dickinsii Berk. 命名。生长在香菇的段木上,被视为“杂菌”。 形态特征
肉色迷孔菌的担子果一年生到多年生,无柄,木栓质到木质,单生,群生或覆瓦状排列。菌盖半圆形,贝壳状,扁平或其他形状,1-14×2-25cm,厚9-30mm,表面初期浅肉色,后变浅肉褐色或棕灰色,褐色,古铜钱色,具细微绒毛,后变光滑,具同心环纹和不明显的辐射状条纹,在基部有小疣和瘤;边缘钝,有时较厚,完整,下侧不 孕。菌肉肉色至浅粉褐色,厚2-20mm,遇KOH溶液变深褐色到黑色。菌管与菌肉同色,一层或多层,长5-12mm。孔面淡黄褐色到淡褐色,污褐色,暗褐色或深褐色;管口略圆形,多角形,不规则形到迷宫状,每毫米1-3个。菌丝系统三体型;生殖菌丝透明、薄壁,具少数锁状联合,直径2.3-4.5μm;骨架菌丝无色,厚壁到近实心,有时微带黄色,直径2.5-5μm;缠绕菌丝无色,厚壁,弯曲,分枝,直径1.5-2.5μm。担孢子圆柱形,透明、平滑,5.8-7.5×2-3μm。 分布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