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询-抖音百科
李询(540年 - 588年),字孝询,原州平高(今宁夏固原)人,自称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北周大将军李贤之子,北周、隋朝军人、政治人物。[1] 建德三年(574年),北周武帝巡视云阳宫时,李询被任命为司卫上士,负责京师守卫。卫王宇文直趁机作乱,焚烧肃章门,李询就在门内点火,阻止了乱军进入宫中。事后,李询被北周武帝提拔为仪同三司,并任命为长安令。之后,李询屡立军功,被加封为大将军,并赐爵平高县公。尉迟迥作乱,李询被任命为韦孝宽元帅府的军中长史,与高颎协力同心,最终平定了尉迟迥之乱。因功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李询负责引杜阳水灌溉三趾原的工程。之后,李询还曾任襄隰二州总管,后迁为民部侍郎。开皇八年(588年),李询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九岁,隋文帝追赠他为秦州都督,谥号为襄。[1] 个人简介
李询是李穆之兄李贤的儿子。李贤仕周、官至大将军。李询为人,深沉而有大略,颇涉书史,识见宏远,饶有父叔之风。周世曾任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周武帝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周卫剌王承武帝不在宫的机会作乱,城门已闭,并焚肃章门,以阻宫中外援。李询时在宫中,益其火势,使贼不得入宫,这真是急中生智,也足以说明李询临危不乱的镇定。事平,武帝亦返京,知其经过,深加器重,拜仪同三司,任长安令,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爵封平高郡公,当时已崭露头角了。 北周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