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娥碑

中国著名碑刻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是中国著名碑刻,且有一段字谜的传说。
曹娥碑开始是由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书写此碑,千百年来风雨沧桑之后,又由宋朝王安石的女婿蔡卞重新临摹,一直保存至今,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看到的其实是宋朝的石碑。曹娥碑高2.1米,宽1米,上面的字体为行楷体。罗贯中曹雪芹更是把曹娥碑的故事写入了自己的作品中。[1]

基本简介

曹娥碑是东汉年间人们为颂扬曹娥的美德,纪念她的孝行而立的石碑。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会稽上虞令度尚欲为曹娥立碑,先使属吏魏朗为之操笔,久而未出,遂命其弟子邯郸淳作碑文。邯郸淳时甫弱冠,只见他从容捉笔,少许构思,一挥而就,众人嗟叹不暇。碑以载孝,孝以文扬。蔡邕闻讯来观,手摸碑文而读,阅后书“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于碑阴,隐“绝妙好辞”四字。此碑早年散失。
曹娥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