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灯塔

浙江省嵊泗县的清朝建筑
花鸟灯塔是一座位于浙江省嵊泗县花鸟岛西北角的山嘴上的一座灯塔,其塔身呈圆柱形,高16.5米,整体占地约2.2万平方米,被称为“远东第一灯塔”。[1][2]
花鸟灯塔于1870年建成。灯塔建成后由英国强行霸占了所有的管理权,并在1916年进行了重修。1943年,日本占领了灯塔,利用灯塔为日军的舰船服务。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政府接管灯塔。嵊泗解放后,灯塔由国家交通部管辖。1969年移交海军航保部,1980年归上海航道局管理。花鸟灯塔下部为白色,混凝土砖石结构,上部为黑色,材料主要是铁板。灯塔内部分四层。灯塔周围还有无线电铁塔、发电房、机房、仓库、宿舍、码头等附属设施。[1]
花鸟灯塔的导航方式非常齐全,有光波、电波和声波等,可为不同距离的船只提供不同的导航手段。[1]其被列为世界历史文物灯塔第二批红色教育实践基地[3]2001年,花鸟灯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4]

历史沿革

花鸟灯塔于清同治年间,也就是1870年建成。当时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政府被迫开埠上海宁波以及长江内河港。随着这些港口的开放,来往日本太平洋的航线也日益繁忙起来。位于长江口外的花鸟岛正处在这些航线的必经之所。由于花鸟附近岛礁极多,来往商船时有事故。英帝国主义为了加紧对中国沿海资源的掠夺,霸持了清海关海务科,利用清江海关税的白银,就筹划建造了花鸟岛灯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