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议定书》的全名是“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Montreal Protocol on Substances that Deplete the Ozone Layer)。这是联合国为了防止工业产品中的氟[fú]氯碳化物继续损害地球臭氧层,[1]在1987年9月16日邀请其26个成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的环境保护公约,该公约于1989年1月1日生效。它是对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大原则的继承。[2]
科学家为此做出了贡献,并获得诺贝尔奖金:1995年,因在臭氧层上的研究,马里奥·莫利纳(Mario Molina)与他的导师弗兰克·舍伍德·罗兰(Frank Sherwood Rowland)和荷兰科学家保罗·克鲁岑(Paul J. Crutzen)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