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吕辉-抖音百科
吕辉(1923-1948),原名严晖,又名严维,江苏扬州人。[1]少时在省立扬州第八中学就读,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吕辉加入新四军挺进纵队,参与创建以宁国板桥为中心的皖南泾县、旌德县、宁国县、宣城抗日根据地,打通皖南山区与宣城根据地的联系。1947年10月,吕辉任中共泾旌宁宣县委副书记。1948年2月,吕辉在宣城牺牲。[2][3][4] 人物简介
1938年春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被派往扬中县挺进纵队教导队学习,结业后分配到新四军第三支队某部任连队文化教员。“皖南事变”中吕辉被捕,在解往上饶集中营途中逃脱,因一时找不到党的组织,暂避旌德县一山村帮工糊口,后在绩溪、旌德交界处黄高峰找到中共皖南山地中心县委书记胡明,被派往皖南第一游击支队任文化教员。1943年7月,吕辉奉命率4名武工队员来泾县、旌德、宁国、宣城四县边区,开辟游击根据地,先后在宁国大方山、板桥,泾县榆林坦、涌溪和宣城塌泉、章家湾等大山区,依靠、宣传、发动群众,多次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清剿”,使游击队组织不断壮大、发展。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创建了以宁国板桥为中心的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打通皖南山地与宣城抗日根据地的联系。抗日战争胜利后,吕辉奉命率部就地坚持敌后游击战争。1947年10月任中共泾旌宁宣县委副书记。次年1月,县委机关驻地板桥被国民党军侵占,吕辉率游击队一个连撤到外围牵 制敌人。2月17日,在旌德、宁国交界处蜡烛山与宁国县自卫队一个分队遭遇,在战斗告捷打扫战场时,遭残敌冷枪击中牺牲。 人物生平
吕辉,原名严晖,乳名禄虎,曾化名严维。1923年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一个职员家庭。祖父早年在扬州城内开设“公宝丰”商店。祖父去世,家庭衰败。父亲严骏良曾做过账房和管事,母亲张登卿,生有5男1女,吕辉排行第四。吕辉10岁时,父亲去世,一家老小仅以大哥微薄的工资来糊口度日,生活十分困难,但聪颖好学的吕辉,以其突出的成绩,屡次获得奖学金,直到七七事变后才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