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六郡

三国时孙策平定统一的区域
三国时江东六郡,由孙策平定统一。指吴郡郡治江苏省苏州市)、会稽郡(郡治今浙江省绍兴市)、丹阳郡(郡治初在宛陵,后移至建业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豫章郡(郡治今江西省南昌市)、庐陵郡(郡治今江西省泰和县西北)、庐江郡(郡治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后移至今安徽省潜山市)。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吴郡富春孙氏孙坚因镇压黄巾起义有功,升任长沙太守,拥兵自居,成为割据首领。孙坚长子孙策,年轻有为,领其父部下千余人,渡江削平江东,占据江东六郡而被封为吴侯。

吴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治所在原会稽郡的吴县(今苏州),会稽郡仅保留浙江以东部分,徙治山阴(今绍兴)。
吴郡所辖属县:吴县(今苏州),[1]娄县(今昆山东北),由拳(今嘉兴南) ,海盐东汉治所在今平湖东南),余杭(今余杭镇),钱唐(今杭州),富春(今富阳),乌程(今湖州),阳羡(今宜兴),无锡,毗陵(今常州),曲阿(今丹阳),丹徒(今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