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柱

清朝初期大臣
马国柱(?—1664年),辽阳人,清朝初期重要大臣。生年不详。清康熙三年(1664)二月卒,同年葬于南口。马国柱墓位于南口镇东园子水泉沟北山坡上,墓地面积约600平方米,为长方形券顶砖室墓。墓前有螭首龟趺碑一通,其前、后、右侧分别有三座墓冢。该碑立于康熙三年(1664)九月二十日,为汉白玉石质,通高4.8米,碑文满、汉合璧,简述马国柱生平。马国柱,清天聪元年(1627)以诸生直白旗,早年对皇太极完善清朝制度方面贡献颇多,是当时重要的汉臣之一。[1]

人物生平

早年仕途

清太宗天聪初年,马国柱担任文官的职务。天聪六年(1632),诸生胡贡明请求更变用人的旧制,马国柱也上疏皇太极说:“把家比喻成国,皇上就相当于家长,诸位贝勒就像是子弟一样,而人民就像是妻子和子女。家长都注重会持家的人,而子弟们都喜欢能说会道、善于迎合的,各自的喜好不同,不能强迫各自顺从对方。我们国家现在正直无私的人大多贫贱,而贪婪自私的人却大多身处高位。正直之人被罢黜而曲意逢迎之人却得到重用,这是想要使国家强盛的举措吗?您应该采纳胡贡明的建议,用人不要区分是新人还是旧人,有才能的人都应该被您所用。”在这次上疏之后,马国柱又曾多次上疏皇太极,建议朝廷设置言官,请求设定法度、建立科举取士制度、设立考核官员将领的制度,禁止官员与将领克扣士兵等多项建议,都被皇太极所采纳并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

巡抚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