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宅巍-快懂百科
1983年,孙宅巍从党政机关转至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尚未确定其他研究课题的他,因1982年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事 件引发的社会反响,被指派参与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建馆、立碑、修史”。自1985年起,他还参与了大部分纪念碑碑文的拟定工作。1997年,孙宅巍主编的《南京大屠杀》出版,并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面组织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5][6]2005年,孙宅巍出版书籍《澄清历史——南京大屠杀研究与思考》。[6]2023年,孙宅巍提出了三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成果,分别是南京大屠杀中的872次屠杀暴行、西方人士记录和报告的599件日军暴行,以及77名中国遇难军警的名单。[2]2024年,孙宅巍的书籍《“数”说南京大屠杀》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7] 2018年11月,孙宅巍凭借著作《南京保卫战史》获得江苏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 人物经历
1940年10月,孙宅巍出生。[1]1957年,其考入南京大学历史系。[5]1962年,孙宅巍从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随后当了7年兵、做了7年工、在市委机关做了7年文秘工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