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凰仪桥-抖音百科
凰仪桥位于浙江省绍兴市鲁迅西路与红旗路交叉口,是一座半圆型石拱桥。其名称源于“凤凰来仪”的意味。由于一些书籍和地图的误导,导致此桥常被误认为凤仪桥,而实际上桥上明确刻有“凰仪 桥”字样。此外,宋代的《会稽志》记载了“黄泥桥”这个名字,因此当地市民也习惯称其为“黄泥桥”。 基本概述
凤仪桥应在凤仪弄北,即懊来桥。黄泥桥在嘉泰《会稽志》中有载。清嘉庆《山阴县志》中此桥记为王仪桥。后又将王仪桥改成了凰仪桥。所以此桥应定为始建于嘉泰以前的古桥。此桥拱高3.00米,桥拱跨径7.30米,桥面宽3.05米,桥长10.55米。桥拱为纵联分节并列砌筑。该桥东坡石阶15阶,西坡石阶12阶。凰仪桥即是取“凤凰来仪”之意。该桥为绍兴市文物保护点。 区别介绍
凤仪桥与凰仪桥实为两座不同的桥,凰仪桥和凤仪桥都是取“凤凰来仪”之意,“凰仪桥”位于鲁迅西路与仓桥直街路口,是座石拱桥,而“凤仪桥”应在凤仪路以北,现在已经被拆除了。因一些书籍和地图的误导,凰仪桥常被误认为凤仪桥。在民间,绍兴市民俗称凰仪桥为“黄泥桥”,而“黄泥桥”这个名称在宋代成书的嘉泰《会稽志》中就有记载,而在清嘉庆年间的《山阴县志》中,此桥又被记为“王仪桥”,后才将“王仪桥”改成了“凰仪桥”,所以此桥应定为始建于宋代的古桥,目前仍存的这座古桥修建于清代道光19年(公元1839年),是绍兴市文物保护点;而真正的凤仪桥已经不在了,1976年将山阴河道填平筑路后,这座民间俗称“懊来桥”的古桥已被拆除,只有原凤仪桥以南的一条长百余米的路仍保留凤仪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