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仪镇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1]是大理市的南大门,[2]地处大理市东南部,[3]东与宾川为邻,西与巍山接壤,南与祥云、弥渡为界。截至2020年,凤仪镇行政区域面积269.3平方千米,下辖14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124个村小组,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凤仪镇总人口67766人,[4]有白、汉、回、彝等多个民族,[4]镇政府驻地大理市凤仪镇兴凤路6号。[5] 凤仪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类型,[1]常年气候温和,晴多雾少,日照充足。境内水资源丰富,波罗江、东大沟、北塔河 由南向北贯穿全境。[6]凤仪镇因有一座凤山,凤山又像一只展开两翼的凤凰,如凤来仪,故而得名“凤仪”。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南诏统一洱海区域设立十賧,凤仪为十赕之一,称赵赕。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凤仪称赵州,民国期间改称赵县、凤仪县。1958年,凤仪县并入大理县后改为凤仪区,1987年,改为凤仪镇。[4] 凤仪镇是以农业为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为主要支柱的新型工业城镇,[7]还通过企业化、规模化、组织化促进农产品向生态化、品牌化、网络化转型,集中连片发展绿色高效农业。[8]凤仪镇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豆麦及玉米。[6]2022年,凤仪镇全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79亿元,工业总产值达59.41亿元。[9] 凤仪镇风景秀丽,名胜古迹繁多,其传统土陶技艺已有600年历史。凤仪镇有4名“非遗”传承人,1个赵州泥塑传承所和1个东山土陶传承基地。[8]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