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勉斋

河南省临时议会议长
杨勉斋(1886--1912年),字源[mào]偃师县官庄人。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明异常,学识超群,志存高远。学习常能举一反三,推陈出新,并注重务实。十二岁时就有反帝爱国思想,十五岁时就认识到经书、理学不是治事经世的学问,改读黄梨洲王船山全集,专心致志于实用诸书。十七岁到十九岁之间,接连考取秀才、举人进士。考中进士后,利用面见主考官的机会,在京津一带考察 政治、社会。看到租界内洋人横行,国人受侮的情景,认识到中国如果不建立自治民主权利,“救亡图存,必难有济”。所以,回到河南后,专心研读有关西方国家政治社会等译著,并在偃师洛阳创办学堂,培训自治人才,创立森牧社、明强学社。人称“中州才子”。

简介

杨勉斋19岁时以附生中式甲辰恩科第三十七名贡士,因故未殿试,后出任法部主事。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翌年任河南公学监督。辛亥武昌事后,曾任张钫组织的东征军秘书长。 1912年南北议和后回到开封,出任河南省议会议长,不久在开封病逝。

生平

1907年杨勉斋被授法部主事。不久弃官返乡,在偃师、洛阳、开封等地办学堂。又创立森牧社、明强学社,以振兴家乡实业。1908年他任中州公学监督兼河南府学堂监督。同年,杨勉斋加入同盟会。杨勉斋身兼省教育总会会长、优级师范监督、中州公学监督三职,在重重困难中办教育,甚至拿出家产资助学校。1910年,许多省代表聚集北京请求召开国会。杨勉斋作为河南代表,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及河南5省的代表中,作了大量的动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