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姓

中国姓氏之一
檀姓,中国姓氏之一,该姓始祖为檀伯达、檀不槐,是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1][2]
檀姓姓源主要有三,其一源自檀伯达之后,《左传》记载,周武王克商后,檀伯达的后裔为檀姓。其二源自姜姓,据《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记载可知,檀城故地在中国山东省滋阳县境,该地后裔以邑名檀为姓。其三源自少数民族姓氏,《魏志》记载,鲜卑有檀姓,檀石槐是也。[1]
明朝时,洪洞大槐树移民檀氏始祖为平阳府、洪洞县、赵城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于中国河南、山东、河北等地。《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檀氏24例,檀姓的历史名人有战国鲁国的檀弓,善说礼制;南朝宋檀道济,为征南大将军;清代檀萃,为书法家。[1]

姓氏源流

据《通志·氏族略三》引《风俗通》所载:“檀氏,齐公族有食丘檀城,因以为氏。”春秋时期,有齐国公族食采(封地)于瑕丘檀城(今山东省滋阳县城北,一说今山西省昔阳县),其子孙有的以邑名为姓,称为檀氏。另一说为姜子牙周武王灭商有功,所以,周武王赐檀木杖一根,赐姓檀。其后代遂有的以檀为氏。战国时的檀弓,即是此支檀氏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