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溪

浙江八大水系之一
苕溪,又名雨言溪,位于中国浙江省北部,流经余杭德清等地,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30亿立方米。[2][3]苕溪东以西险大塘导流港东堤与杭嘉湖平原为界,西与安徽省接壤,南依钱塘江流域,北靠长兴平原[4]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5]
苕溪为中国东南沿海和太湖流域唯一一条没有独立出海口的南北向的天然河流,水系分为东、西苕溪两大支流,干流长约158公里,流域总面积达4576平方公里。[1]其中东苕溪是余杭的“母亲河”,也是浙北地区的黄金水道。[5]东、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后,向北流15千米,分为数十条港娄后注入太湖。苕溪上游流经浙西低山丘陵区,河床比降大,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征;下游进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稳,河段宽80~160米,水深约7~8米。[2]苕溪流域地处中热带季风区北缘和北亚热带季风区南缘,气候温和湿润。流域内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7个,主要工业产品有建材、电缆、不锈钢、丝绸等。苕溪流域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为15万千瓦,年发电量1.5~2亿千瓦时。[4]
1949年以来,东西苕溪上游营建了多座大型水库;1957~1960年,又先后完成东苕溪导游工程和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并兼有航运、灌溉之利。[2]苕溪在东部平原散作千港万湖,形成密集的河网湖群,天目山脉尾闾的山峰在岸相映,构成这一地区特有的景色,所谓“水逶迤而清深,山连属而秀拔”。[6]

命名

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