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冰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周原冰(1915.12~1995.9.17),男,原名周元斌,安徽天长人。我国著名的
马克思主义
伦理学家。解放后,曾任《
学术月刊
》总编辑、中共
上海市
委副秘书长、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中国伦理学会
副会长、名誉会长,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名誉会长,《未定文稿》副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
副校长、教授。
1934年4月加入
共产主义
青年团,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曾创办《今天》《准备》进步刊物,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奉命到
新四军
第五支队工作。曾与十四团政治处主任胡少卿率部解放灵凤县侩南地区。在革命工作中曾担任
苏皖边区政府
行政干部学校秘书长等职。自1947年开始,周原冰教授开始着力于道德科学领域的理论研究,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1]
人物生平
在革命形势和进步老师的影响、教育下,周原冰于民国23年4月参加了
共产主义
青年团,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先是在家乡与人一起创办《今天》《准备》等进步刊物,继而又在上海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参加
裕丰纱厂
抗议
日本
工头打死中国工人的罢工,以周剪秋笔名在《中日论坛》发表
上海
民众抗日风潮的报道文章,参加“沪南青年救亡团”。
抗日战争
爆发后,返回
天长
投入抗日工作,带领一批青年赴陕西云阳参加由中国共产党主办的青年训练班,结业后即参与组织天长战时青年训练班和天长青年救国会(任理事长)工作,推动创办多种抗战刊物,宣传和发动民众参加抗战。当时,天长的青年
抗日活动
热火朝天,影响及于毗邻各县。此时周原冰参加了
地方武装
,并于民国28年5月找到
新四军
挺进
津浦路
东的先遣部队,同年10月参加中国共产党,翌 年初奉命到新四军第五支队工作。
民国29年4月,周原冰受邓子恢指令回
天长
找县委组织成立天长民主政府,并任秘书长。民国29年7月调回新四军五支队政治部,在张劲夫主任领导下任宣传股长,后又调任二师五旅任政治部统战科长、民运科长。曾与十四团政治处主任胡少卿率部解放灵风县浍南地区。民国32年3月调淮南根据地天高办事处任秘书、党组副书记、书记。民国33年9月任
高邮县
民主政府县长。民国34年3月至8月任淮南行政公署财经处副处长兼淮南路东专署财经处处长。民国34年8月至次年8月,任淮南路东专署(
苏皖边区政府
第三专署)副专员、代理专员,主要主持路东的财政税收和支援路西的运粮工作。
国民党
挑起
内战
进攻淮南解放区,周原冰随军北撤,被委为苏皖边区政府行政干部学校秘书长。民国36年,该校并入
华东建设大学
,任行政主任兼总支书记。后又带一批专家教授、演员撤至
大连
,至民国37年潍坊解放后返回
山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