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方星

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纳卫星
立方体卫星,简称立方星(CubeSat),是一种采用国际通用标准的低成本微小卫星。1U(Unit)立方星,体积为10cm×10cm×10cm;在此基础上,可拓展为“2U”、“3U”甚至“12U”(20 cm×20 cm×30cm)。立方星是微小卫星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用化的立方星技术2014年入选《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2]
立方星是国际上广泛用于大学开展航天科学研究与教育的一种小卫星,具有成本低、功能密度大、研制周期短、入轨快的特点,通过组网形成星座,可实现对海洋、大气环境、船舶、航空飞行器等的监测。可应用于空间成像,通信,大气研究,生物学研究,新技术试验平台等方面。[3]

命名来源

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汤姆·肯尼对皮卫星提出了一种新概念——立方星,其重量为1千克,体积为10厘米×10厘米×10厘米 (也叫1U)。由若干颗立方星(若干个U)可以组成立方体卫星[1]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