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象祖

中国南宋丞相
钱象祖(1145年—1211年),字伯同,号止安,临海人,南宋官员。他是吴越王钱俶的后代,参知政事钱端礼的孙子。钱象祖曾历任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等职务,后来在开禧元年(1205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在韩侂胄被谋杀后,钱象祖与史弥远共同签订了嘉定和议。嘉定二年(1209年),他被任命为左丞相,但不久后罢官归乡。嘉定四年(1211年)闰二月,钱象祖因病去世。[1][2]

个人简介

钱象祖,以祖端礼恩泽补官,历太府寺主簿丞、刑部郎官、知处严抚诸州、江东运判侍右郎官、枢密院检详、左司郎中权工部侍郎、知临安府、吏部侍郎、工部尚书改兵部华文阁学士、知建康府、再除兵部尚书嘉泰四年(1204年)四月,自吏部尚书赐出身同知枢密院事。开禧元年(1205年),除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二年(1206年)三月罢参知政事,为资政殿学士。俄夺官贬知信州,已而起复知绍兴府,以知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三年(1207年)四月,复除参知政事。十一月,兼枢密院事。十二月,授正奉大夫兼国用使,除右丞相枢密使嘉定元年(1208年)四月,兼太子少傅。十月,除特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太子宾客。终少保成国公,卒赠少师。追封魏国公
钱象祖

人物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