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子平-抖音百科
陈子平,又名陈达,1917年生于甘肃武都,两水镇土门垭村人,1932年8月到国民革命军第一师胡宗南部当兵,1935年被选入胡宗南师部警卫队,曾先后在西安东仓门1号胡宗南接待处、国民党第34集团军总司令部秘书室、国民党第八战区副长官部秘书室,胡公馆担任胡宗南随从副官,准尉特务长。1937年9月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5月参加开封会战,1947年入国民党黄埔军校西安分校军官训练班学习,1948年任胡宗南第3军军部少校副官,1949年5月于西安起义投诚。受中共中央西北局推荐,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政治部委派,孤身潜入武都,策反武都国民党保安副司令孙铁峰,发动西固起义,在陇南革命史上写下光荣的一页。[1] 人物经历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贴身警卫,陈子平亲身经历了军阀混战、外敌入侵、解放战争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见证了中国革命从小到大 以及胡宗南在西北成长、衰亡的全过程。在对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四方面军长征的围剿军事行动中,他无功而返;在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他出生入死,陪护胡宗南转战淞沪、武汉、河南、徐州等地,誓死保卫胡长官安全,屡建奇功;在中国革命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关头,他弃暗投明,加入革命阵营,孤身潜入武都敌占区,策反国民党将领,推动武都、西固和平解放进程。1950年2月,陈子平拿着一野政治部和中共中央西北局开具的两封介绍信,在公安处上了班,初任总务科长,后改任事务秘书。[2]1952年“三反”运动开始,陈子平被以特务和贪污罪判刑二年;1964年“四清”运动中,陈子平因旧军人身份又被打成历史反革命份子。[3]他的曲折反复的传奇人生浓缩了旧中国风雨变迁和新中国建设发展的全部内容。1989年6月,陈子平获得平反,1992年被批准享受退休干部待遇。他一生历经坎坷,终能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1]2014年秋天,陈子平去世。[3] 苦难童年
公元1917年(民国6年),饱经沧桑的中国积贫积弱,关中一带连年大旱,陕甘川交界的武都城乡人民流离失所,地痞、乞丐、土匪充斥街头,回军、川军、中央军你来我往,武都人民户户征壮丁,月月摊军粮,百姓不堪重负,纷纷躲居山林。陈子平就在此时出生在武都两水南岸半山一个贫苦农民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