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梧桐

双子叶植物纲锦葵目的植物
丹霞梧桐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梧桐科梧桐属,是丹霞地貌的特有物种。它只生长在土壤瘠薄的红色砂岩石上,树形美丽,生长迅速,萌蘖力强。丹霞梧桐的学名为Firmiana danxiaensis,其种加词“danxiaensis”意为“广东仁化丹霞山的”。丹霞梧桐仅在中国广东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分布,被称为丹霞梧桐。它已被定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丹霞梧桐的株高为3-8米,树皮黑褐色,幼枝青绿色,无毛。叶近圆形,薄革质,先端圆并有短尾状,基部心形全缘,稀顶端3浅裂,两面无毛。圆锥花序顶生,具多花,密被黄色星状柔毛,花紫色。花萼5深裂,萼片近分离,线形,密被淡黄色柔毛,内面基部有白色长柔毛。雌花子房近球形。蓇葖果成熟前开裂,卵状披针形,有2-3种子,种子球形,淡黄褐色。丹霞梧桐的繁殖方式有播种、[qiān]插和埋根繁殖。它耐干旱、耐瘠薄,在石头缝里或者在有一点点土的岩壁上,它的根部都能长的很牢固且枝叶也很茂盛,颇有些近松树的风骨。丹霞花开,美艳如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适合培育为庭院观光树木、道路绿化树种和造林的先锋树种。丹霞梧桐是是丹霞山乃至岭南季相变化最显著的指示植物,还被誉为广东的植物名片。

形态特征

丹霞梧桐为小乔木,高5-10米,树皮黑褐色,嫩枝圆柱形,青绿色,无毛。叶近圆形,薄革质,两面均无毛,基出脉5~7条,两面凸起。开花期为每年的5~6月;花排成顶生的圆锥花序,长达20-30厘米,具多朵花,密被黄色星状柔毛,花朵紫红色,有雌雄之分;花萼5浅裂,萼片线状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雄花的花药集生在雄蕊柄顶端,雌花的子房近球形,密被星状柔毛。果为瞢荚果,在成熟前开裂,卵状披针形,每瞢荚果有种子2-3颗;种子圆球形,淡黄褐色
丹霞梧桐3
丹霞梧桐主要分布在岩壁的石缝中及山谷的浅土层中,多有小石积金针花、还魂草、石蒜等伴生植物。由于受分布区狭小、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现存株数不多,1987年在丹霞山初次发现时,数量还不到100株,处于濒危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