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鼎元-抖音百科
李鼎元(1749-1812),清代官员、学者,字味堂,一字和叔,号墨庄。他是四川绵州人,李化楠的侄子。1778年,他通过进士考试,成为官员,担任兵部主事。他曾奉命前往琉球。李鼎元擅长诗文,与兄弟李化樟、李化元一起被称为“绵州三李”。他的著作《师竹斋集》广受好评。 人物生平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于乡,四十三(1778)年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改授内阁中书,不久升宗人府主事。嘉庆四年(1799)册封疏球副史,钦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宣布朝廷威德,训迪海邦士子,令皆兴起文教。”为使时,“减除七宴,辞却赆[jìn]金”。回国后升兵部主事。嘉庆十七年病卒于邗江友人署。鼎元与弟骥元、从兄调元先后在翰林,皆负文望,与骥元有“二难”之称。王昶《湖海诗传》言其所作“意沉挚、辞警拔。筮[shì]仕后,索米不足,远游江海,所过名山大川,发其抑郁无聊之气,拔地倚天。三吴士大夫未能或之先也。”孙桐生《国朝全蜀诗钞》评云:(李鼎元)“才笔谨严,风骨高峻。”“奉使(琉球)诸作,才气雄健豪迈,前无古人。即雨村诗老,亦当退舍。诚然为西蜀一大宗也。”鼎元一生,“襟怀洒落,崇尚风节”。“务名义,敦气节”,善诗文,诗近苏黄,代表作有《师竹斋集》十四卷,《使琉球记》六卷。诗歌成就超过从兄李调元。李调元和其从弟李鼎元、李骥元号称绵州“三李”,清代著名学者王昶在《蒲褐山房诗话》中说:“近日绵州称三李,以墨庄(李鼎元)为最。”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七二本传,李恒《国朝 耆献类征初编》卷一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