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中国哲学史专家、道教研究专家
王明(1911年10月10日~1992年3月13日),字则诚,别号九思,是中国著名的哲学史专家和道教研究专家。[1][2]他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研究室主任,同时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3][4][5]
王明在哲学思想史和道教史研究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被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认可。[6][7]

人物生平

王明1911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今为乐清市,归温州市管辖)蒲岐镇华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的教育背景包括温州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杭州省立高级中学(今杭州高级中学),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在北大期间,他师从多位著名学者,如马马裕藻钱穆陶希圣余嘉锡罗庸黄节顾随等,并受到胡适的赏识,其毕业论文《先秦儒学字义考》得到胡适好评。1937年毕业后,曾回乡从事抗日救亡宣传活动。[7]
1939年,他考入西南联大的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课程,其间,对他影响较大的有汤用彤陈寅恪唐兰等。有一次,他求教陈寅恪先生问《易》语及世俗占卜之事,陈寅恪先生戏答一联曰:“人到万难须放胆,事逢两可莫粗心”。1941年,王明在汤用彤的指导下,攻读《道藏》、编[zuǎn]太平经合校》并撰写长篇论文《太平经合校•导言》,获哲学硕士学位,旋即以助理研究员职称分配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44年,王明回乡省亲因日寇轰炸道路不通,就留在家乡参加抗战,任“三青团”乐清县部主任。1945年任乐清师范学校(今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校长。1947年,他回到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复职。这年他陆续在《史语所集刊》和其他报刊上发表了《〈黄庭经〉考》、《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周易参同契〉考证》、《〈老子河上公章句〉考》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奠定了他在道教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拓荒者的学术地位。[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