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寺

日本京都东山区的寺院
1
4
清水寺日文:Kiyomizu Temple),[1]日本佛教法相宗(北派)的本宗,位于日本京都市内东山区的清水,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6]始建于778年。[2]
清水寺是日本京都最古老的寺院,被列为日本国宝建筑之一。延历二十四年为恒武天皇(781—806年在位)的御愿寺。平安弘仁元年(810)成为镇护国家的道场。此寺兼学真言、法相,属南都兴福寺派下。由于南都、北岭派别之争,故经常遭受兵火。[2]1633年德川家光依原来建筑手法重建,与金阁寺二条城并列为京都三大名胜,也是著名的赏枫及赏樱景点。[4]该寺主要建筑有仁王门、本堂、藏经堂、开山堂、阿弥陀堂、释迦堂、地藏堂、三重塔、西门等,其中本堂于1952年被指定为日本国宝。[2]
清水寺是日本北法相宗的大本山,也是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所在地。[7]1994年,清水寺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4]

命名

清水寺,相传是一位名叫贤心的苦行僧,他梦见一白衣老者告诉他“向北处求取清泉”,于是他一路向北,终在音羽山见到一眼喷涌的泉水。泉水边有一草庵,在内修行的老人赠予他一块灵木,并让他用这灵木雕刻千手观音像,守护这片观音灵地。贤心意识到这是佛的旨意,遂留在此处祭祀观音,并给草庵取名清水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