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礼

明代工部尚书
雷礼(1505年-1581年),字必进,号古和,江西南昌府丰城县人,[1][2]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进士[3][4][5]官至工部尚书。[6][7][8]雷礼曾主持修建明十三陵以及重建明故宫三大殿。[9][10][11]隆庆初年(1567年),雷礼致仕归乡,卒后赠太保。[12]

人物生平

晋代天文学家雷焕之后。生于弘治十八年(1505年),江西丰城秀才埠(今秀市镇)雷坊村人(网络上又可见关于雷礼祖籍江西丰城,出生于建安[huáng]溪(今建瓯房道)的说法,然该异说仅在网络和建瓯当地流传,并没有任何可靠可信的文献依据)。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二百八名同进士出身,历任兴化府推官,嘉靖十八年(1539年)调任南直隶宁国府推官。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升吏部验封司主事、考功司员外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任南膳郎,次年升两浙宪付提督学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升任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督修卢沟桥。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累官右都御史
雷礼曾主持修建十三陵以及故宫。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官至工部尚书。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又加升太子太保,加太子太傅。隆庆二年(1568年)辞官归里。万历九年(1581年)卒。

主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