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士秀-抖音百科
张士秀(公元1870——1925年),字实生,永济市开张镇南营村人。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张士秀到运城,经营进步组织的“回澜公司”,任总经理。 民国9、10年间,张士秀被任命为汉中道尹,并到四川接应革命同志,后解职,赴北京任农商部参事。 人物介绍
张士秀(公元1870——1925年),字实生,永济市开张镇南营村人。幼年时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生性倜傥果毅,喜好交游而厌恶豪强。12岁时因其伯父霸占田产,乃到县衙击鼓告状。在公堂上张士秀侃侃而谈,以口算田亩钱粮胜过了县太爷的珠算速度,打赢了官司,博得了“铜嘴铁舌”的绰号。18岁时他父亲病逝,家道中落,遂辍学归家从事农业 并兼营商业。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因县中差徭事务紊乱,经人推荐担任了县差徭局长,不逾月余,将差徭事务治理的井井有条。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张士秀到运城,经营进步组织的“回澜公司”,任总经理。翌年东渡日本游学,与景梅九、章太炎、张溥泉诸人讨论反满救国大计,1906年在日本加入中国同盟会,进行革命活动。回国后于宣统元年(1909)被选为山西省咨议局常驻议员。 1910年清政府山西巡抚丁宝铨为了邀功,9月间派兵在交城、文水二县查禁种植大烟,酿成官府枪杀百姓三、四十个人之惨案。张士秀到出事地点调查了解并将惨案真相公诸于世。因张士秀直言不讳揭露山西巡抚残杀无辜,而遭丁宝铨[quán]拘捕,将其判处徒刑二年,解回原籍临晋监狱执行。在狱中张士秀以琴书歌自娱,自拉自唱,充满了乐观,从不因身陷囹圄[yǔ]而戚容愁颜,因而被当时的县令和狱卒们视为“怪人”。张士秀常说:“革命事业终成,吾何忧伤?”并在狱门上题联一副曰:“困极必大亨,死地而后生。”以表明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辛亥年间,张士秀对运城光复,推翻清政府在运城的统治,做出了巨大贡献。“当时,在河东一带声望最高的同盟会员张士秀,因为文交惨案被诬入狱”(《辛亥革命在山西》)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春,同盟会领袖之一黄兴致函运城同志,嘱咐将张士秀营救出狱。10月10日武昌起义,11月陕西响应。陕西与临晋一河之隔,县令惧怕,将张士秀释放出狱。张出狱后,连家也未回,就径直渡河抵陕西搬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