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成公

春秋末期政治家,唐国国君
唐成公(?—公元前505年),姬姓春秋末期政治家,唐国国君,[1]随州市曾都区唐镇人。鲁定公三年(前507年),唐成公前往楚国朝见楚昭王,因拒绝楚国令尹子常索要骕骦马而被扣留三年。鲁定公四年(前506年),他与吴王阖闾蔡昭侯共同攻打楚国,攻陷楚都郢。鲁定公五年(前505年),楚国联合秦军攻灭唐国,唐成公战死。

人物生平

唐成公于公元前510年继位,成为唐国的国君。

与楚国的冲突

唐成公作为唐国的国君,前往楚国进行朝见,这是当时诸侯国之间的一种外交礼仪,通常伴随着礼物的交换,以示友好和尊重。唐成公所乘坐的两匹骕骦马不仅是唐国的传国之宝,也象征着唐国的尊严和国力。骕骦马在古代被视为极其珍贵的礼物,具有极高的价值。楚国令尹子常(囊瓦)对这两匹马产生了贪婪之心,他私自向唐成公索要这两匹马。这不仅是对唐成公的个人侮辱,也是对唐国尊严的挑战。面对子常的无理要求,唐成公坚决拒绝,展现了他作为国君的坚定立场和对国家尊严的维护。由于唐成公的拒绝,子常采取了极端措施,将唐成公扣留在楚国长达三年之久。这一行为在当时的国际关系中是非常严重的外交事件,导致了唐楚两国关系的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