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山琴派-快懂百科
虞山琴派是中国古琴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明末以常熟虞山命名。由明朝宰相严讷之子严天池所创建。严澄精古琴,师承名师,曾任邵武府知府,辞官后,与善琴者共同探讨琴艺,至此自此琴风大振。后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被琴界奉为正宗,虞山琴派由此名扬海内。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此派崇尚“音必当正律,重音而轻辞”,其特点可概括为清、微、淡、远四字,琴曲风格为“清微淡远,博大和平”,历来为琴史所推崇。 简介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此地名家辈出,明清最有影响的琴派----虞山琴派就诞生在这里。虞山琴派为中国第一个有代表人物、代表琴谱、理论纲领和地域特色的琴派。自明至清,虞山琴派主要琴谱有十几种之多。海内琴士群趋仰幕,出现了“虞山为归”的局面。 创始人
虞山派创始人严天池(1547-1625),字道澈,号天池,常熟人,宰相严讷之子,曾任邵武府知府。他在琴艺上从名师承精华,创立了“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琴曲风格;主持编写了《松弦馆琴谱》(为清《四库全书》所收的唯一一部明代琴谱);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他在《松弦馆琴谱 琴川汇谱序》中提出了虞山派的理论建树,改变了当时琴坛盛行以文对音的偏颇,提升了音声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还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琴社----虞山琴社。其同门师弟、又为其弟子的徐谼[hóng](约1582-1662,名上瀛,号青山)在琴学上与严天池同一源渊,在琴艺琴风上又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创新,编著有《大还阁琴谱》和《溪山琴源》,在琴学上丰富和完善了虞山派的理论(该书被《中国美学史》列为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和美学的重要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