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大剧院

1930年建于上海的剧院
兰心大剧院,坐落于茂名南路与长乐路路口的转角地带,位于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中,是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剧场建筑,[1]上海开埠至今历史最久的剧院之一。[2]
兰心大戏院最初以上演话剧为主,进入20世纪后逐渐发展成为歌剧交响乐、戏剧、芭蕾及中国民族音乐的演出场所,是上海具有典型意义的东西方文化融汇的一个空间。[3]兰心大剧院1866年创建于诺门路圆明园路,这是中国第一座西式剧场;1871年毁于火灾,1874年1月27日重建开幕;1930年迁建现址,由哈沙德洋行委托英国设计师戴维思和布洛克设计,外貌与结构虽有仿美国近代建筑风格之处,但整体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风貌;1931年2月开幕,定名“兰心大戏院”;1942年7月被日军查封,先后归属汪伪中华电影公司、A.D.C.、上海市剧影工作者协会;1952年归属上海市文化局,更名上海艺术剧场;1953年划归上海人民艺术剧院,为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青年话剧团的专用演出场所;1991年恢复原名;2020年7月兰心正式开工进入修缮期;[4]2022年9月22日,上海兰心大戏院进入正式运营。[2]
兰心大戏院于1994年入选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4]2021年10月15日,在兰心大剧院拍摄的同名电影《兰心大剧院》全国公映。[1]

成立背景

随着中国沿海口岸的对外开放,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外国侨民涌入中国,上海成为他们主要的聚集地。在此,他们演出一些西方戏剧以自娱。1866年,侨民在上海建立了第一座西式剧院──兰心大剧院,它由外国人经营管理,定期演出业余剧团ADC编演的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