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季恂-抖音百科
朱季恂,名肇暘,以字行。松江县人,家住华阳桥。朱叔建之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就学于健行 公学,从柳亚子为师,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次年,健行解散,转学于南洋公学,曾加入同盟会,后因病辍学。民国2年(1913年),任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教员。民国6年春,赴南洋群岛,在爪哇一所华侨中学任教,目睹侨胞备受压迫,更增爱国反帝信念。后因肺病复发,于民国10年回国。 正文
主要事迹
当时,松江景贤女校因经费困难,无法维持。朱季恂抵押田产,和他的学生侯绍裘,倾囊接办此校,以培养具有爱国民主思想的新一代女性为宗旨,改校名为松江景贤女子中学。学校经费拮据,所聘教职员仅领半薪。他和侯绍裘则一律不支薪,仅领少数“车马费”。但对有志进取而无力上学的可造之才,仍给予减免学费甚至膳宿费。对学生特别重视革命思想教育,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侯绍裘主编的《松江评论》、《问题周刊》等进步刊物,在校内广泛流传。每天报纸都由他先行披阅,加上圈点或评语,以指导学生阅读。还利用夜自修前时间,给学生讲析时事,进行形势教育。暑假期间,学校组织学术演讲会,邀请恽代英、柳亚子、肖楚女、沈雁冰等来校演讲,传播进步思想。 民国12年4月间,由邵力子介绍,重新登记,加入中国国民党,并与侯绍裘在景贤女中成立“三五社”,宣传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立中国国民党松江县党部。是年底,被推选为中国国民党江苏省代表,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衷心拥护孙中山三大政策,与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