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湛波

郭湛波
郭湛波(1905~????),原名郭海清,字湛波,河北大名人。民国时期重要思想史家。因着有《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岳麓书社版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而为人所知。

学术成就

郭湛波之成名作《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初稿完成于1934年9月,1935年11月由北平大北书局发行。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在当时是当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山著作,该书出版后市场反应极好,三个月后即收到再版请求,经增补修订,由北平人文书店在1936年8月再版,书名经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建议改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全书共分八篇,分别从三个阶段的总体演变、思想方法的发展、对传统思想的整理与批评、几次重大的思想论战以及对西方思想的引进等角度对晚清到193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思想和思潮演进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对从康有为谭嗣同到冯友兰、金岳霖等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二十多位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流派、不同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介绍,有纵有横,有浅有深,有断有联,别具一格,虽然不免草创者的“粗糙和鲁莽”(高瑞泉语),毕竟有[]路蓝缕之功。作者在“再版自序”中说“本书以大无畏的精神,纯粹站在学术立场上,无任何党派的背景,以真理为依归,无丝毫成见;不畏权势,不循私情……不因师生之关系,而抹杀自己之见解,仍要秉笔直书”。现在看来,这本书的思想方法——据作者自言即当时时髦的“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法唯物论”——未免有些简化和僵硬,宋云彬在1949年的日记中更说它“内容贫乏、叙述失次”,大为失望,但是大抵做到了自成一家之言,在中国近代学术思想史研究方面是一本被频繁援引的著作。1949年后,由于格调等方面的问题,该书在大陆长期沉寂,而作者也成为学术史上的失踪者。19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进展,这本书被重新发现,受到大陆学界的关注并得以再版,已经有山东人民(1997)、上海古籍(2005,2010)等不同版本,并被给予了较高评价。

人物经历

训育“七师”,管理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