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炮兵学校,位于陕西延安南泥湾陶宝峪,是中共中央军委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军事学校,首任校长为郭化若。[1][2]
延安炮兵学校最早动议于1939年。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急切需要加强炮兵力量。[1]1944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正式作出决定,在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基础上组建炮兵学校,由郭化若出任炮校校长。[2]1945年3月15日,延安炮兵学校正式开课。[3]由于郭化若积劳成疾,1945年8月,朱瑞正式接任延安炮校校长。[4][1]抗日战争胜利后,根据中共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决策,延安炮兵学校奉命挺进东北。[5]1945年10月,炮校迁徙途中接到朱瑞校长指示:令北迁部队在宣化休整待命,并筹建宣化炮校。[1] 1945年12月,延安炮兵学校转移至吉林省通化市,改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1946年6月,东北人民自治军炮兵学校奉命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校长贾陶。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10月,东北民主联军炮兵学校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朱瑞炮兵学校。[5]1949年5月,学校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朱瑞炮兵学校。1950年8月,朱瑞炮兵学校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后又相继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炮兵学校、沈阳高级炮兵学校、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文化大革命”期间,炮校停办。1978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决定,在原沈阳高级炮兵学校校址上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地面炮兵学校。1986年6月,第二地面炮兵学校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炮兵学院。2017年8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士官学校。[5] 延安炮兵学校成立初期共编3个炮兵大队、1个工兵科、1个迫击炮队。此外还设有秘书室、警卫连等,全校共1300余人。[2]开设的炮兵技术课程有:射击技术、战术运用、火炮操作、侦察指挥、军马马术训练等。另外还有政治理论、战争形势、工兵、行军、宿营课程。[5]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