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继孺-抖音百科
徐继孺(1858-1917) 字又稚,号悔斋,晚年自号苏门山人,山东曹县徐楼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人,十六年(1891年)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编修,曾任陕西副主考、河南省学政、潞安府知府等职。后居新乡苏门山,潜心著述。既是一名刚直不阿、清正廉明的循吏,又是一位著名的学者、诗人。 徐继孺知识渊博,潜心钻研学问,博览群书,执著笔耕,一生著作颇丰。最有代表性的著作当数《曹南文献录》,历经15年成书,计82卷,附录6卷,约百万言,汇集了曹州府11州、县周代以来的文献,并附载了曹州府11州、县的沿革、山水、古迹、著作、进士、碑铭等资料。该书共分列传、诗抄、文抄、附录四部分,可谓补史之遗,续史之无,匡史之谬,堪称曹州府文史大全,是研究鲁西南地方史的宝贵文献。 人物生平
徐自幼聪颖端重,11岁中秀才,15岁进选拔贡。随即游学济南,同窗中其年龄最小,每次考试却名列前茅,深得泺源书院主讲匡鹤泉先生的赞许。常与泉城文人谈经论史,切磋学问,多能探本溯源,令人刮目相看。不久,以拔贡朝考,选为黄县训导。公事之暇,遍访胶东名士,孜孜学问,以求教益,因而学业大进。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中举,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高中二甲四名进士,入翰林院。三年散馆,成绩优异,授翰林院编修,旋出任陕西省副主考。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出任河南学政。尽管当时国是日非,徐仍坚持“大厦谁能支?梁栋方待汝”的信念,寄希望于后学,全力简拔人才。仅1897年(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年,就选拔贡、优贡126人,皆饱学之士,一时称“极盛”。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徐被委任为山西省清源局总办,专司清理库银。该省藩库历年积弊甚多,前巡抚张文襄曾严令清理,杖毙蠹[dù]役数人,但终无大效。徐就任半年,即将全省款项整理得井然有序,“察之如犀,灵如铁铸”,致使“奸吏咋舌,莫敢支吾”。巡抚非常钦佩,感慨地说:“惜不令张文襄见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