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塘河

宁波城西的河道
西塘河西起高桥,东至宁波西门,全长约12公里。大西坝河北起大西坝,南至高桥,全长2.6公里,两者首尾相连,共同承担着通江达海大通道的“重任”。

历史沿革

西塘河又称后塘河,它携带着四明山水自西向东流入宁波城西原望京门,全长约十二公里。据文献记载,宋政和七年(1117年)废西乡广德湖,并开挖西塘河和中塘河。今日的西塘河已是有着将近九百年历史。作为避开姚江咸潮,进入宁波古城的一条重要航道,西塘河是人工运河进入宁波城的末端。虽是运河入宁波老城的最后一段里程,西塘河却同时也是人们经由水路离开宁波城前往杭州北京等地的起始点。
西塘河[宁波城西的河道]
1488年,一艘朝鲜船只在海上遇险后漂至浙东沿海,人们历经艰险终于上岸,后北行归国。船上一名叫崔溥的朝鲜官员回国后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了这段传奇之旅,游记名篇——《漂海录》。《漂海录》记录了明代中国大运河的交通情形和沿途风光,其中崔溥一行当年从宁波城往西走的水道就是浙东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塘河。在崔溥的妙笔之下,繁忙的西塘河仿佛是一幅展开的江南水乡风情画卷,只见运河码头林立,两岸商贸繁华,舟舸云集,水利设施完备,“自府城至此十余里间,江之两岸,市肆、舸舰[bèn]集如云。过此后,松篁橙桔夹岸成林。又过茶亭、景安铺、继锦乡、俞氏贞节门,至西镇桥,桥高大。所过又有二大桥,至西坝厅。坝之两岸筑堤,以石断流为堰,使与外江不得相通,两旁设机械,以竹[táo]为缆,挽舟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