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抖音百科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中国近现代学者梁漱溟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921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发行。这部作品被视为梁漱溟的成名之作,也是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开山巨著。梁漱溟在书中将中、西、印文化概括为三种不同的人生路向,分别是西方文化的征服自然、改造环境;中国文化的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以及印度文化的意欲反身向后要求。此外,梁漱溟在书中首创了东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法,批驳了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全盘西化”倾向和梁启超的文化调和论。 内容简介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被誉为“震古烁今之著作”(蒋百里),是梁漱溟先生的成名作,现代新儒学的开山之作。初版于1921年,后曾多次重版,并被译为英、法、日等十多种文字,公认为东西文化论争的经典文本。作者在激烈反传统的时代潮流中,一反众议,独树一帜,竭力提倡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本书将西方的非理性主义和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比较东西文化,对中国固有文化的价值所在,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科学与民主的原因,以及以后我们的文化该向何处走等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主张东方文化应该在保持自信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学习有利于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而非盲目否定自我、全盘西化。 作者简介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最具独立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社会实践者。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早岁信佛而后归儒,亦不废佛;以中学学历而执教北京大学。壮年辞去教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发起民盟,为调停国共奔走呼号。1949年后屡受批判而始终不屈,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一生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相号召,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社会问题,亦可云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主要作品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人心与人生》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