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

军事理论家
1
4
蒋百里(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1],名方震,字百里,乳名福,号飞生、余一,晚年号澹宁,[2]以字行,原籍浙江省杭州府海宁州硖石镇(今海宁市硖石镇),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民国时期著名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有“中国现代兵学开山祖”之称。[3][4]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蒋百里考入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5],两年后又赴日留学,并考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5期。[6]在日本求学期间,蒋百里组织了同乡会,创办了《浙江潮》杂志,并担任主编,宣传革命进步思想。[6]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蒋百里以步兵科第一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与蔡锷张孝准被视为“中国三杰”。[7][8]1906年,留学德国,1912年被袁世凯任命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后辞职,后又代理陆军大学校长。1913年,任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参议。在袁世凯暴露称帝野心后,他加入两广护国军,参加反帝斗争。[9]“五四”运动后,又参与了“新文化运动”,负责主编《改造》杂志。[9]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蒋百里在受到蒋介石邀请后为北伐军出谋划策。1930年因唐生智反蒋失败,蒋百里受到牵连,被关了20个月。[9]1935年,他被重新起用为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准备对日作战。[10]1937年,蒋百里出版其军事论文集《国防论》,共分为7篇,约10万字。[11]1938年11月4日,病逝于广西宜山(今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年仅56岁。[10]
蒋百里学推欧亚,文武兼备,著述宏富,尤精研兵。[12]是把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他创立的国防经济学成为中国近代军事思想上的重要篇章。他还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代表作《国防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是中国抗战国防战略的重要基础,被认为中国近代国防理论奠基之作。其《军事常识》对军事理论常识的阐述,填补了当年中国军事理论的空白。其他著作有《欧洲文艺复兴》《孙子新释》等,后又辑为《蒋百里全集》[3][13][14]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