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周公庙,位于曲阜市鲁城街道,全称文宪王庙,亦称元圣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1][2]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周公被追封为“文宪王”,并且在鲁太庙的旧址上为周公建庙。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开始对曲阜周公庙设置祭田、祭器等。周公庙历经宋、元、明、清的六次修建,1977年12月23日被公布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阜周公庙占地28000平方米, 三进院落,有门、坊、亭、殿等明、清建筑13座57间。周公庙的大门额题“棂星门”。门内左右 各立石坊一座,东坊额刻“经天纬地”,西坊额刻“制礼作乐”,赞颂周公德绩。元圣殿是周公庙的中心建筑。殿内塑有周公像,正中上悬“明德勤施”匾额。[2][3] 2011年11月,曲阜周公庙景区被山东省旅游局正式评定为国家3A级景区。[4]
名称由来
周公,姓姬名旦,周文王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之弟。辅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并制定了典章制度。按周朝宗法制度,周公被分封于鲁。因公留佐成王,故长子伯禽就封,建鲁国。 因周公佐周之殊功, 特许伯禽于鲁设立太庙,以祀远祖。周公死后,并祀之。曲阜周公庙全称文宪王庙,是祭祀周公的庙宇。因封建帝王曾封周公为"元圣",故又得名为元圣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