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血旺

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道特色名菜
1
4
毛血旺,又名冒血旺,是重庆江湖菜的鼻祖之一、重庆千年古镇磁器口的三大名菜之一,以鸭血为制作主料,烹[rèn]技巧以煮菜为主,口味属于麻辣味。[1][2]
对于毛血旺的由来,做早是建文帝逃难到重庆磁器口镇的宝轮寺,为给建文帝买肉,和尚将猪血和菜叶炖在一起,做成了最原始的毛血旺,供建文帝享用[2]。在20世纪40年代,有一王姓屠夫每天把卖肉剩下的杂碎,以低价处理。屠夫媳妇觉得可惜,当街卖起杂碎汤的小摊,用猪头猪骨加入调味料熬制,再加入猪肺叶和肥肠,味道鲜美。偶然一次,加入猪血,发现血旺越煮越嫩,味道更鲜。这道菜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遂取名毛血旺[3]
毛血旺是将生血旺现烫现吃,且毛肚杂碎为主料,发源于重庆沙坪坝磁器口古镇,流行于重庆和西南地区,菜品对象主要为嘉陵江上行船船夫和码头上搬运力夫。毛血旺录于1962年出版的《重庆菜谱》中[1][2][4]。已经列入国家标准委员会《渝菜烹饪标准体系》[5]

历史起源

相传,明建文帝朱允炆被燕王朱棣打败,辗转逃到重庆磁器口宝轮寺隐居。建文帝逃到磁器口时,正值凌晨,饥渴难耐的他敲开一家亮着灯光的人家,想讨点吃的。那是一家屠宰场,主人见建文帝可怜,就将吃剩下的骨头豌豆汤放进锅里,再加上一些鲜猪血混合着煮熟,建文帝就着冷饭吃,觉得鲜香无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