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
一种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感染引起的疾病
创建同名条目
条目
历史版本
编辑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又称:产褥热,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炎性改变的疾病。发病率约为6%。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褥感染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三大原因。
[3]
[2]
产褥感染与
羊膜腔感染
、产前
产后出血
、
产科
手术、慢性疾病、贫血等因素有关。产褥感染临床表现有发热、疼痛、异常恶露等症状。产褥感染的治疗方法有抗菌药物治疗、局部换药等,可通过妊娠期加强营养、产褥期注意休息等方面进行预防。
[2]
病因
产褥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需氧性
链球菌
属、
大肠埃希菌
、
葡萄球菌
和厌氧性链球菌、
白假丝酵母菌
、
支原体
、衣原体等。任何具有减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功能的因素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如产妇伴有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产前产后出血、产科手术、慢性疾病、贫血、
营养不良
、体质虚弱以及多次
子宫
颈检查等。感染来源分两种:
[2]
内源性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
寄生
的病原体多数不致病,只有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致病。
[2]
外源性感染:外界病原体侵入生殖道引起的感染,多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及各种手术器械造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