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

可传导电流的物质
导体(英文:conductor)是指电阻率很小且易于传导电流的物质。导体中存在大量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称为载流子。导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金属等以自由电子导电的物体为第一类导体;酸、碱、盐等电解液为第二类导体;电离气体为第三类导体。[1]
中国北宋时期,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涂金粉的佛面、银扣、宝刀可以导电,窗户、漆器和刀鞘不可以导电。十八世纪初,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格雷(英文:Stephen Gray)发现了两种性质不同的物质,他将不传导电力的一类物体称作“isolant”,即绝缘体。1739年,英国学者德萨左利厄斯(John Theophilus Desaguliers)把物质进一步确定为两大类,并分别给它们命名导体和电介质。[7][5][6]
在导体内部有自由电荷,外部两端加有外部电场,导体才可以导电。[8]导电率是表征材料导电性的尺度。[9]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还具有一些性质,如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以外靠近其表面地方的场强处处与表面垂直等。[10][11]与导体相关的原理和概念有静电平衡、高斯定理、电介质和半导体等。[1][12]
导体在仪器仪表、电力工业、医疗等领域有广泛运用,如:电缆作为导体在电力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人在进行高压带电操作时,需要穿上静电屏蔽服;电子仪器常采用接地的金属外壳以保护仪器内部电路不受外界电场的干扰;导电水凝胶为医疗健康监测和软体机器人等领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3][4]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