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法

以色列北部的港口城市
海法(英语:Haifa,希伯来语:חֵפָה,阿拉伯语: َגفَā)位于以色列北部,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截至2013年,海法占地6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7万。[8][2]
海法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潮湿,平均气温为26℃;冬天寒冷多雨,平均气温为12℃。雨季为每年10月至次年4月;[9]其所处的以色列北部年降水量920毫米。[10]从地理形势来看,海法是延伸自卡梅尔山(Mt. Carmel)的山麓,突伸于海中的城镇,而城镇的市中心是从港湾的商业区开始,到卡梅尔山麓为止。海法首现于公元3世纪的塔木德文献,是当时拜占庭帝国管辖下的一个犹太人小镇。公元7世纪,该城为波斯萨珊王朝攻破,其后又为阿拉伯人所管治。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十字军占领海法,成为加利利公国的一部分。1265年,穆斯林马木鲁克再一次攻占海法。1761年,当时统治阿克和加利利的阿拉伯贝都因统治者摧毁该城,并在新址重建。1868年后海法逐步发展。20世纪初,由于建立了铁路等设施,海法形成工业港口城市。1918年,英国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得海法。在1920年至1948年之间,海法成为当时英属巴勒斯坦的一部份。1948年,以色列成立,根据联合国分治决议案,海法归属以色列管辖。[2]
海法市控制着以色列的工商业和贸易的命脉。该市北部为工业地区,拥有以色列两大炼油厂之一Bazan,每年能够加工900万吨原油(6600万桶)。此外,以色列几家最大的石油化工企业和最大的科技工业中心—现代工业园区均设在海法市。Matam科技工业中心位于海法南部,是以色列最大、最早的工业园区。海法市是以色列科技研究和高等教育中心。以色列理工学院(以色列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和海法大学(以色列北部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均位于该市。海法的电影艺术闻名世界,每年秋季,海法国际电影节在此举办。海法港以色列最繁忙的客运港口,亦是最大的货运港口之一。[5]2019年,海法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15名。[1]2020年,海法位列2020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14位。[11]2020年12月8日,《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20–2021:全球城市价值链—穿透人类文明的时空》发布,海法经济竞争力位居第86位,可持续竞争力排名第86位。[12]

名称由来

现代海法地区最早命名的定居点是一个被称为Sycaminum的城市。这座古城的遗迹可以在一个沿海的土丘或考古堆中找到,在希伯来语中被称为Tel Shikmona,意为“无花果树之丘”,在阿拉伯语中被称为Tell el-Semak或Tell es-Samak,意为“枣椰树之丘”,这些名称保留了古代的名字,并进行了转变。在《米什纳》(大约公元200年编[zuǎn])中,这座城镇因其周围生长的野生水果而被提及过一次。[13][14][15]